7月9日,大理大学“跨越山海 读懂中国——中外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社会实践团”的弥渡之行落下帷幕。
一周时间里,实践团围绕讲述“我与弥渡的故事”,先后到弥渡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新街镇、红岩镇、密祉镇、寅街镇等实地参观。团队充分交流,深入思考,努力观察弥渡、读懂弥渡,详细了解弥渡文化、农文旅融合、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等发展情况。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感触良多、收获颇丰、眼界大开、不虚此行!
7月8日下午,大理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洪,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吴志宏,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刘翃,学生处处长李绍峰,校团委书记张伟,组织部副部长子涛、校团委副书记房雪梅以及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范晓梅等一众校领导、院领导来到弥渡慰问中外实践团。
在弥渡县寅街镇产业园,杨洪一行与实践团队一同参观了大理春沐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了解了公司数字化种植樱桃、番茄等情况。随后,实践团成员就弥渡之旅依次向老师们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并做了简单汇报。汇报会由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范晓梅主持。
杨洪希望实践团的留学生,要勤奋好学,学有所成,情系中国,将在中国所见所闻,传递给亲人朋友。通过社会实践这一平台,真正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珍惜在中国学习生活的美好经历,铭记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做中外友好的使者,担当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多元文化交流的重任。
7月9日上午九点半,大理大学“跨越山海 读懂中国——中外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社会实践团”总结交流大会在弥渡县委党校会议室举行。本次总结交流大会由中国学生黄光辉同学和缅甸留学生黄丽芳同学主持。
大会的第一项议程是留学生专题故事分享和中国学生代表汇报演讲。其中,来自缅甸、泰国、越南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七位留学生同学分别就弥渡文化、农文旅融合、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等主题作了专题故事分享。中国学生代表杨建美和张家雷对为期一周的“弥渡之行”做了全面回顾和汇报。
大会的第二项议程是中外学生和带队老师节目汇演。其中,留学生全体成员为大家合唱了欢快的《弥渡山歌》;中国学生全体成员为大家合唱了“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来自缅甸的留学生陈雅婷为大家独唱中文歌曲《暖暖》,让会场气氛也变得“暖”了起来;缅甸留学生张小伟、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艾缇娜以及泰国留学生杨雅东分别为大家带来了具有各自国家和民族风情的舞蹈,这些别具特色、风格各异的舞姿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欢呼;周子涵老师和熊美老师压轴出场,为大家献上了集歌曲、朗诵和舞蹈为一体的串烧节目,获得了全体实践团成员的热烈掌声。
大会最后一项议程是带队老师总结讲话。熊美老师点评了大家这几天的精彩表现,对实践团此次弥渡之行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收获感动表示祝贺,并期待大家可以把自己在弥渡的所听所感所见所闻全都真实立体地讲给周围的人。周子涵老师对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到此次实践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希望此次实践团中外师生的友谊可以天长地久,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能够继续发扬此次实践活动中不怕吃苦、团结协作、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精神。
总结交流大会在全体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中宣布结束。
从《小河淌水》到“多彩花灯”,从茶马古道到芬芳文旅,从蔬菜大棚到产业基地……我们在弥渡的街巷田园感触颇深,收获良多,建立了深厚的中外友谊。七天的旅程转瞬即逝,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大学生实践团将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生动的弥渡展现出来了!一帧帧画面、一幕幕场景,一切都还历历在目,一切又都恍然如梦。
“山海虽远,行则将至”,弥渡之旅,不虚此行!
责编:杨 莉
签发:范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