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的重要指示精神。弥渡县人民政府和大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共同组建中外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实践团,走进中国云南弥渡,讲述“我与弥渡的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6月27日,由学校发展规划处牵头,大理大学“跨越山海 读懂中国——中外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社会实践团”赴弥渡县协调会在学校第三会议室举行。弥渡县人民政府县长马志翔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教体局、县文旅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国际教育学院相关领导、教师及实践团全体成员参加此次协调会,会议由大理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朱江主持。
大理大学教务处处长杨力权、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房慧、学院团委书记周子涵同弥渡县方面就此次活动展开了全面而细致地对接、协调和商议。

会议伊始,房慧对弥渡县政府对此次活动全力、全方位关心与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并对大理大学“跨越山海 读懂中国——中外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社会实践团”前往弥渡县开展实践活动作了详细汇报。她表示实践团将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做好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在领略弥渡风情的过程里读懂弥渡,全力讲好弥渡故事。
马志翔对大理大学“跨越山海 读懂中国——中外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社会实践团”即将前往弥渡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房慧的详细汇报表示充分肯定和赞赏,并就实践团的相关工作安排当场与弥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教体局、县文旅局等部门的领导同志作了统筹协调。随后,大理大学教务处处长杨力权就此次大理大学和弥渡县双方达成合作共识表示祝贺,并预祝“跨越山海·读懂中国”——中外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社会实践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国际教育学院和实践团中外大学生成员对弥渡县以及马县长的热烈欢迎和深切关心表达了最真挚的谢意。
“小河淌水轻声唤,跨越山海总关情”,本次协调会在全体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为保障此次“跨越山海 读懂中国——中外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社会实践团”活动顺利开展,7月1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在一教303召开了暑期社会实践行前培训会。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范晓梅、院长房慧对实践团提出了相关要求和殷殷期望。

范晓梅介绍了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总体情况,并强调指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多年坚持的优良传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也是我们广大师生展现风采、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她鼓励实践团全体师生要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促进中外友谊做贡献。最后,她祝愿实践团顺利凯旋。
房慧强调社会实践出行的安全问题,嘱咐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和饮食安全,注重团队纪律和协作,她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胸怀天下、勇担青春使命,发扬理大学子的优良作风,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随后,实践团的行前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实践团的成员们互相交流意见、学习技巧,为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故事稿件撰写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此次社会实践中,由于每天所要了解到的故事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实践团为了帮助外国留学生们读懂吃透这些精彩的中国故事,提前展开了中外学生合作“结对子”的一对一模式。实践团成员们各抒己见、精准对接,在关于故事稿、故事拍摄脚本和展现方式等诸多环节达成了高度共识。
现场气氛有序而又激烈,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中国故事与奇思妙想就此诞生。实践团成员们摩拳擦掌,蓄势待发!我们,已经准备好啦!
7月3日,苍洱大理夏雨初霁,大理大学“跨越山海 读懂中国——中外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社会实践团”出征仪式在古城校区“学海风帆”前顺利举行。

学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朱江、校团委副书记房雪梅、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范晓梅、院长房慧、学院团委书记兼带队指导教师周子涵、指导教师熊美及全体实践团成员参与出征仪式。
朱江在出征仪式上做了动员讲话,就学用结合、脚踏实地、积极探索和团结协作四个方面对实践团提出了要求,他鼓励实践团的中外大学生代表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彰显理大学子的国际化风采。
随后,校团委副书记房雪梅授予实践团领队大理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队旗;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范晓梅授予留学生队长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周旗帜;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房慧授予社会实践队带队教师国际教育学院院旗。
校团委副书记房雪梅宣布大理大学 “跨越山海 读懂中国”——中外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社会实践团出征!
“月亮出来亮汪汪,哎,亮汪汪......”
听啊,《小河淌水》的曼妙歌声仿若已然响起,古老的白国故里、民歌小调的故乡、云南花灯的滥觞、美丽的弥渡——我们来啦!
责编:杨 莉
终审:范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