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更新时间:2024年8月

学院简介

工程学院具有40年本、专科办学历史,现有理学、工学、教育学三个学科门类,有硕士专业学位工程学科硕士点,涵盖工程学科主要领域,有电气工程、建筑学等六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专业进入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本科教育为主,拓展研究生教育,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三元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多维结构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课程教学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院现有在校生近1800人;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0人,高级工程师5人,有博士21,硕士31人,高级职称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分别占专任教师50%、80%以上。学院聘请工程院院士、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为客座教授;实验室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拥有1200多万元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40多个,能满足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院曾获“云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云南省教科文卫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教师获“大理州科技进步一等奖”;“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技能大赛维修电工(本科组)“第二、五名”、云南省高校物联网技能大赛“二等奖”。一志愿录取率、初次就业率均居学校前列,连续多年获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学生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中德联合科研项目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省教育厅教改和科研项目20余项、云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国内外各种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和教材。

目前,工程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秉承“ 博学达真、大德至理 ”的校训,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以“三化一突破”为主线,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的对口帮扶下,通过“十四.五”规划建设,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工程学科教育体系,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